,

绿证发行一月:不温不火的发行和发售

7月1日,绿证自愿认购正式启动。首批获得合法的绿色电力证书(下简称绿证)约23万个,涉及项目20个,约2.3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在这20个项目中,仅有一个为光伏项目,且发售绿证仅5000余个。可见,首批绿电发售规模相比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是微乎其微的,2016年全年,中国仅弃风弃光的总电量就接近200亿度。

除了首发力度不大,第一批自愿认购的力度也是不温不火。据分析,在发售的第一个月中,仅售出了6726个风证以及116个光证,分别占比0.5%及1.5%,且购买者主要为国营企业。可见,风证不仅在发行量及出售量上都大大超过光证,光证更是在发行第一天出现”零销售” 窘状,直到第三天才出现第一笔交易。

绿证总体情况冷淡,是由绿证体制和企业文化等多重因素决定的。曦得在2017年2月一文中分析中指出,由于企业倾向于帮助建设性的新能源项目,加大环境影响力,提高自身的“额外性”,以及追求经济回报的逐利本质让绿证的先天不足。除此之外,地方保护主义往往驱使地方政府保护本地火电,排挤外省可再生能源。再者,清洁能源,绿色环保等理念在外国大型企业中更为盛行,中国大集团公司虽然规模相当,但环保及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仍然欠缺,动力不足。况且有关专家表示,自愿认购的市场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间接的市场,如果寄希望于这样一个市场能在很短时间内替代补贴是不现实的。美国用了约10年时间进行自愿认购,目前自愿认购的电量占到全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约1/3。

再细看光证和风证的区别,前者受欢迎程度之所以远远低于后者,主要是因为证书价格。目前风电和光伏平均的补贴标准为0.2元/千瓦时和0.5元/千瓦时,按照1个绿证对应1兆瓦时结算电量标准,一张风电绿证价格约为200元,一张光伏绿证的价格为500元,这主要是由新能源发电企业的挂牌价不能高于补贴价,而风电补贴水平远低于和光伏补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风电总量将近是光电的2倍(149吉瓦风电,77.42吉瓦光电)。

对于绿证未来,各媒体均总结道绿证发行不会取代国家补贴;于此同时,自2018年起将适时启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和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强制性配额市场中,绿证是配额制的载体之一,因为强制配额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所以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来同步实施,从而营造一个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环境。

绿证的发行,与其说是为了强大的环境效益,不如说是为了凝聚社会对绿色环保的共识,提高社会,尤其是企业对使用清洁能源的意识,而不能成为成功实现清洁能源转型的主要手段。企业为了降低碳排放,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曦得建议场内项目和场外绿证购买相结合的方式,鉴于虚拟PPA产品在中国尚未成熟,通过PPA或公司自投资方式融资的场内项目仍旧是新建可再生能源项目最实际可行的方式。